4月19日,生命学院在宽沟会议中心举行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会议围绕如何提高本科课程的教学质量,开展了“教学经验分享、课程建设分享、课程建设讨论”等环节。学院二十余位教师参加了会议。化学系李强和化工系卢滇楠作为特邀嘉宾在会上做了专题报告。学院主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刘栋主持会议。
首先,刘栋感谢各位老师的到来。接着,他梳理了清华教育理念的演变历程,介绍了学院本科培养方案课程结构、学分的改革与设置理念,提出当前学院仍需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及在教学质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李强(左)、卢滇楠(右)分别做分享
随后,李强分享了化学系的分层教学模式, 分设荣誉学位课程(H课程)与普通班, 前者强调研究型学习提升学术深度,后者注重知识传授与逻辑训练 ;同时还调整《大学化学》教材, 结合学科特点融入学科前沿与社会应用案例 的教学探索。化工系卢滇楠介绍了AI赋能课程的实践,通过构建“化工热力学智能助教”,实现实时答疑、作业批改、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等,增设AI驱动的实验课(如机器人操作、智能装置设计),推行“干中学”模式,使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物的全流程学习。
会上,李珍,杨杨分别分享了她们在全英文专业课教学和如何做好课堂互动方面的经验。学院各门专业核心课的负责人闫永彬、陈功、刘栋、王田、吴畏、梁鑫、王建斌等也先后分享了所授课程的内容改革与教学创新,参会老师针对这些分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现场
本次研讨会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驱动”的教学改革方向。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课程内容优化、技术赋能与鼓励更多的年轻教师参与到核心课的教学中来,为培养优秀的生命科学人才奠定基础。

大会合影